全球及中国GPU行业深度洞察报告(IIM信息2025 NTQ205)

时间:2025-06-01  来源:IIM信息   点击:

报告摘要

GPU行业在2025年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全球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成为第二大单体市场。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游戏产业需求爆发推动行业加速迭代,算力需求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5%以上。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差距缩小,7nm以下制程产品市占率提升至18%,但在高端光刻和架构设计领域仍存瓶颈。

全球供应链重组背景下,区域化生产特征显著。北美主导设计环节,东亚聚焦制造,欧洲强化设备供给。国际贸易政策加速技术壁垒形成,中国通过产业基金和税收优惠扶持国产替代,2025年自主GPU采购占比达42%。新兴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实时渲染、元宇宙交互设备带动专用GPU需求增长120%。

行业生命周期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2%,专利数量年增速超50%。消费级市场呈现分层竞争格局,国际巨头通过订阅制捆绑软件生态,国内厂商以性价比策略抢占中端市场。云端GPU租赁模式渗透率达40%,中小型企业采用率同比翻倍。

上游晶圆产能扩张放缓,5/3nm产线利用率下滑至65%,成熟制程持续紧缺。硅基材料成本上涨12%,封装技术向Chiplet方案迁移。下游游戏与影视渲染需求占比下降至31%,工业仿真和医疗影像处理成为新增长点。政策层面,中国将GPU纳入“十四五”关键产品目录,出口管制清单影响全球分销网络重构。

商业模式从硬件销售向“算力服务+IP授权”转型,头部企业服务收入占比突破30%。产业链纵向整合加速,设计公司并购EDA工具商案例增加。2025年全球GPU贸易额达480亿美元,东南亚成为转口贸易枢纽,中国进口替代率提升但高端产品逆差仍存。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全球GPU行业发展现状
1.1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力
  1.1.1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及区域分布
  1.1.2 人工智能与算力需求的核心作用
1.2 技术演进路径
  1.2.1 制程工艺竞争格局(5nm/3nm量产进展)
  1.2.2 异构计算架构的产业化应用

第二章 中国GPU市场专项分析
2.1 政策环境与产业支持
  2.1.1 国产化替代政策工具包
  2.1.2 技术标准制定进展
2.2 供需结构变化
  2.2.1 本土企业产能爬坡情况
  2.2.2 政企采购订单特征

第三章 应用场景与需求拆解
3.1 传统领域需求变迁
  3.1.1 游戏与图形渲染市场饱和度
  3.1.2 数据中心GPU部署模式创新
3.2 新兴场景爆发潜力
  3.2.1 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算力需求
  3.2.2 数字孪生与工业元宇宙应用

第四章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4.1 全球产业链重构
  4.1.1 设备材料供应区域性分化
  4.1.2 封装测试产能转移趋势
4.2 企业竞争策略
  4.2.1 国际厂商生态壁垒构建
  4.2.2 中国厂商差异化路径

第五章 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
5.1 关键技术突破
  5.1.1 存算一体架构商业化进程
  5.1.2 光子芯片技术储备
5.2 知识产权竞争
  5.2.1 中美欧专利分布比较
  5.2.2 专利交叉授权案例

第六章 贸易环境与价值链分配
6.1 进出口动态监测
  6.1.1 美国出口管制影响量化分析
  6.1.2 东南亚中转贸易枢纽作用
6.2 利润池分布演变
  6.2.1 设计环节毛利率变化
  6.2.2 制造端成本传导机制

第七章 商业模式与未来展望
7.1 盈利模式创新
  7.1.1 算力即服务(CaaS)接受度
  7.1.2 IP授权收入占比提升
7.2 2030年技术路线预测
  7.2.1 量子混合GPU可行性评估
  7.2.2 生物分子计算替代潜力

以上信息来源于IIM信息(iim.net.cn)相关研究报告,版权归IIM信息所有,如引用请标注来源。

相关文章

图片链接
搜索 搜索 订单 订单 客服 客服 注册 注册 联系 联系 投稿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