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基带芯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IIM信息2025 BDQ)

时间:2025-06-01  来源:IIM信息   点击:

报告摘要
基带芯片作为通信设备的核心组件,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9.7%。中国市场的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受益于5G-A(5G-Advanced)商用加速和6G预研投入,国内需求规模占比提升至38%。行业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过渡至规模化应用期,车载通信、工业物联网和卫星互联网成为新增量场景。

供给端呈现“双寡头+区域性梯队”格局。两家国际企业合计占据52%市场份额,中国本土厂商通过政策扶持和专利交叉授权,在中低端领域实现60%以上自给率。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和EDA工具仍依赖进口,但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代工产能本土化率已提升至25%。

政策驱动成为关键变量。中国“十四五”集成电路产业规划将基带芯片列为“卡脖子”技术攻关目录,地方政府配套基金规模超200亿元。全球范围内,美国《芯片法案》延伸条款和欧盟《芯片联合承诺》加剧技术壁垒,专利诉讼案件数量同比增加23%。

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分化。智能手机基带芯片占比首次低于50%,车规级芯片需求增速达34%,毫米波频段商用推动射频前端集成化设计普及。中国企业在Sub-6GHz领域专利占比达41%,但在毫米波核心专利上仍有15个百分点差距。

贸易模式呈现新特征。东南亚成为芯片封装测试转移承接地,中国基带芯片出口量增长17%,但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达45%。碳足迹追踪成为欧盟市场新准入标准,国内头部企业研发投入中ESG相关技术占比提升至12%。

商业模式向解决方案转型。传统授权费模式营收占比下降至61%,系统级芯片(SoC)捆绑销售和定制化服务成为利润增长点。开放RAN架构重构供应链价值分配,中小厂商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取9%的边缘市场份额。

产业协同效应加速显现。华为昇腾与高通骁龙在AI基带异构计算领域形成技术对标,联发科与三星在3nm工艺达成代工合作。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牵头制定RedCap轻量化基带标准,终端成本有望降低30%。

报告目录

1. 2025年基带芯片行业发展综述
1.1 行业定义与分类体系
  1.1.1 蜂窝通信基带与无线连接芯片边界重构
  1.1.2 5G-A/6G双轨驱动下的技术代际划分
1.2 全球产业生命周期判断
  1.2.1 成熟期市场的存量替换特征
  1.2.2 新兴市场的高增长潜力区域

2. 市场规模与增长动能分析
2.1 全球基带芯片需求规模测算
  2.1.1 2023-2025年按应用领域拆分
  2.1.2 主要区域市场渗透率对比
2.2 中国本土市场增长极
  2.2.1 运营商资本开支导向分析
  2.2.2 垂直行业应用爆发系数

3. 供给格局与竞争态势
3.1 全球厂商梯队分布
  3.1.1 第一梯队企业技术路线对比
  3.1.2 中国厂商的差异化突破路径
3.2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韧性
  3.2.1 地缘政治影响下的产能迁移
  3.2.2 关键原材料储备安全阈值

4. 政策环境与标准演进
4.1 国际技术管制体系更新
  4.1.1 美国出口管制清单调整影响
  4.1.2 欧盟网络安全认证新规
4.2 中国产业支持政策实效
  4.2.1 大基金三期投向分析
  4.2.2 行业标准必要专利池构建

5. 技术演进与专利布局
5.1 核心技术创新方向
  5.1.1 异构计算架构在基带的实现
  5.1.2 太赫兹频段前端集成方案
5.2 中美欧专利质量对比
  5.2.1 权利要求覆盖密度分析
  5.2.2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趋势

6. 应用场景与需求变革
6.1 智能终端市场饱和应对策略
  6.1.1 折叠屏手机的多频段适配
  6.1.2 AR眼镜的功耗优化方案
6.2 产业数字化新场景拓展
  6.2.1 工业5.0的确定时延需求
  6.2.2 卫星直连终端的芯片集成

7. 产业链价值分配与商业模式
7.1 从芯片供应商到解决方案商转型
  7.1.1 授权模式与分成机制创新
  7.1.2 车厂-芯片厂联合开发案例
7.2 上下游利润池迁移分析
  7.2.1 封测环节价值占比提升
  7.2.2 EDA工具云化带来的成本重构

8. 贸易流动与区域战略
8.1 进出口数据深度解析
  8.1.1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流转量
  8.1.2 印度市场关税壁垒影响
8.2 全球产能再平衡趋势
  8.2.1 北美制造业回流实效评估
  8.2.2 东南亚测试封装集群崛起

以上信息来源于IIM信息(iim.net.cn)相关研究报告,版权归IIM信息所有,如引用请标注来源。

相关文章

图片链接
搜索 搜索 订单 订单 客服 客服 注册 注册 联系 联系 投稿 专栏